欢迎来到中国合唱协会!

当前位置:首页>>

小学合唱教育中的中华“母文化”植入研究 ——以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为例

作者:邵晓勇     时间:2021-05-05     点击:955    评论:0

前言

2014年初,北京市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求,经北京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试点实施“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项目。中国合唱协会作为该工程项目的具体落实单位之一,邀请笔者担任“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项目”负责人,在小学课堂一线进行了为期六年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整个过程中,笔者带领合唱教育教学团队,提倡以“课堂合唱”作为音乐教育载体,落实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达成“高参小”项目提出的美育目标。团队历经六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中华“母文化”植入理念,原创了一套小学低学段(1-2年级)课堂合唱节奏教材;第二,以理学观念为基础,结合学生身心特征,提出了一套解决小学中学段(3-4年级)学生“五音不全音准问题”的教学方法;第三,结合小学合唱艺术规律,原创了一套(36首)适合小学高学段(5-6年级)学生合唱训练的古诗词合唱作品。以下,笔者就中华“母文化”植入小学合唱教育之理念进行讨论,期待各位同仁和专家匡正。

众所周知,国外合唱艺术或其他音乐门类,大凡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优秀经典作品,或多或少带有强烈的本土“母文化”烙印。例如,美国合唱文化领域出现的灵歌体裁形式,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为儿童创作的钢琴曲集中的第1首《晨祷》、第23首《在教堂里》等,都是“母文化”在音乐创作中的体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假如我们回眸中华文明纵向五千多年的历史,以及横向广宇五十六个民族的璀璨文化,其中本土“母文化”也可谓是多姿多彩。那么在我国小学合唱教育中,究竟如何选择“母文化”题材,又如何把这些材料转换成音乐语言进行落实与培育呢?这就成为中国合唱协会“高参小”合唱教学团队一直以来的重要研究课题。2019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届音乐教育大会”上,王安国教授就提出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传承的瓶颈”问题,即“如何广泛而有效度地从中国五大类传统音乐(民歌、民族器乐、歌舞音乐、戏曲、曲艺),以及童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成语典故等精粹中,发掘并将其转化为适宜中小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理解、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材料”之问,这正好与我们在“高参小”项目中一直在研究的“母文化”植入合唱教育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妙趣。下面笔者就“母文化”如何植入合唱的“节奏训练”、“歌唱训练”中与大家探讨。


一、

少儿合唱节奏训练中的“神话传说”文化植入

神话与传说在中华文明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文献资料集《山海经》(18 卷)是聚集华夏上古社会神话与传说的重要著作,所包含的故事内容具有“强烈幻想特征与神秘色彩”。因而,把这些故事与小学合唱教育进行融合,对于身处特殊心理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具有无法抗拒的特殊吸引力。

毋庸置疑,小学合唱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应该是多声部节奏与视唱的学习。通过深入研究,我们精心选择了一批神话传说故事,把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用各类不同节奏形态进行描绘性转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了理想的“母文化”植入教学效果。下面我们来观察几个案例:

案例 1 《精卫填海》

       故事描述: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一天她在东海上玩耍时,溺于海水中,其灵魂化作一只神鸟。它(立志填满东海)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投入大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似乎在呼喊、讲述着什么……

经过对上述神话故事内容的详细研究,我们将神鸟发出的“精卫、精卫”的叫声配以“前十六附点节奏”,该节奏型具有神话故事中精卫鸟“立志填满东海”的“坚定、急促与愤恨”等情感特征;把神鸟飞越广阔海面所发出的“哗哗”的波浪声响配以“跨小节的全音符节奏”,该节奏型具有“广阔、冗长”的叙事表象特征。这样,神话传说“精卫填海”的故事情节与生动画面即可以用“二声部节奏形态”进行概括性描绘转换,得到如下节奏形态:


谱例1

1.png

待熟悉了上述节奏形态和“精卫填海”的故事,教师再邀请学生上台扮演“精卫鸟”角色和“海浪”角色时,学生们能够很快带着情感与激情进行叙事性表演。通过教学实践,学生们不仅能够准确地完成两种节奏型的学习,而且还在表演中逐步建立起了音乐语言——节奏与情感、内容表达之间的相互密切关系。


案例 2 《夸父逐日》

故事描述:相传在黄帝时期,北方有个巨人族的首领名叫夸父,有一年的天气特别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大地,烤死了庄稼,晒焦了树木,河流也都干枯了,人们热得难以忍受,纷纷死去。夸父看到这一情景决心要把太阳摘下来,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但由于路途遥远,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向大泽的路途中劳累渴死了,其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

根据上述“夸父逐日”的剧情,我们进行了节奏型教学设计与研究:把“夸父奔跑的脚步”配以“八分时值节奏”,其间的“打盹儿休息”配以“四分休止节奏”,把太阳以“嬉闹、调皮”的姿态出现在夸父奔跑前方的形象,配以“每一小节最后一个四分时值节奏”。这样“夸父逐日”的故事可以用二声部节奏形态进行形象描绘与转换,具体表述如下:


谱例 2

2.png

针对上述节奏形态,教师以生动语言讲完“夸父逐日”的故事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意上台表演,有的愿意扮演“夸父”角色,有的愿意扮演“太阳”角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在表演中不仅能准确完成两种节奏型的学习,而且也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完全融进了表演中,让教师深感欣慰。同时,通过这样的表演,使得节奏与音乐内容的叙述关系在学生心里得到逐步形成与建立。


案例 3 《嫦娥奔月》

故事描述:传说嫦娥原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因射下九个太阳,得到了西王母赏赐的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与嫦娥分开,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的一位狡诈的门徒蓬蒙把这事儿看在眼里,有一天趁后羿带其他门徒离家狩猎之际,逼迫嫦娥交出仙药,情急之下,嫦娥无奈从百宝匣内取出仙药自己吞下。随后她的身子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户,飞向天空。因为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嫦娥因不舍后羿,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居住在广寒宫。

通过对上述神话传说的研究,我们可以把“嫦娥奔月”的故事用三声部节奏形态来描绘:第一声部的节奏以“持续的全音符时值”表示浩瀚无垠的“天空”的形象;第二声部的节奏以“二分音符时值节奏”表示“嫦娥”飘然离开大地,悠然飞向天空的形象;第三声部的节奏以密集“八分时值”逐渐演变成“四分时值”,然后变成间隔性的“四分音符时值”,最后出现“完全休止时值”表示嫦娥在离开地面时,大地的各种物象在她的视线里由清晰、细密可见到逐渐远离、消失的意象特征。具体描述如下:


谱例3

3.png

教师对神话故事叙述之后,让学生们上台表演。学生们的表演不仅产生了戏剧性效果,而且让教师深感“母文化”植入的价值与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故事为少儿合唱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课堂教学素材。从文化上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合唱,接触了上古文化经典,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也了解了自己民族的“母文化”。从技术上来看,由于带有多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对这些原本有一定难度的特殊节奏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己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与毅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合唱专业来看,学生对“节奏形态”与“内容意蕴”的关系有了较清晰的文化认识与情感认知,为日后对合唱作品的进一步诠释与文化解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毋庸置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接受“母文化”的植入与熏陶,对学生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全面成长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

少儿合唱音高建立中的“五声性调式”思维植入

中国的合唱想要走向世界舞台并产生积极影响,就必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笔者认为,五声性调式是中华文明史中的“母文化”代表之一,它以“避免用不协和音程”而备受世界瞩目。阮籍在《乐论》中提出了“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的“礼乐治国”理念,这是把中华文明中的“母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更特殊的、能“平天下”的重要位置。因此,在少儿合唱教育的音高建立阶段,强调“五声性调式”思维植入具有非常重要之深远意义。

从音乐本体的层面来看,五声性调式音阶结构以“相邻两音形成大二度和小三度”现象为其典型特性。


谱例 4

4.png

从这一特殊结构中可以发现,相邻两音为小三度音程是区分五声性调式音阶与非五声性调式音阶的显著标志。笔者认为,在少儿合唱音高构建的启蒙教育中,从技术上来看要遵循“母文化”中五声性调式小三度特征音程的模式,在稳定了小三度音程的基础上,再进行大二度音高关系的依附、泛化等训练。与此同时,在文化上还可以试图进一步挖掘儿童更易理解的本土化内容进行教学。例如,河北民歌《小白菜》(见谱例5)中描写景色的片段,以及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见谱例6)中描写天空的片段,等等。


谱例5

5.png

谱例6

6.png

上述两个音乐片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它们都以小三度音程“借景抒情”:《小白菜》以小三度下行再接下行大二度的旋律形态,借景抒发主人公从小没有了娘的“忧郁、伤感”情怀;《教我如何不想她》以小三度上行再接上行大二度的旋律形态,借景抒发主人公心有所“爱”而“愉悦美好”的情怀。这两种上行、下行旋律形态所构成的音乐线条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意蕴之间的反差关系,必须向学生进行详细而深刻的说明,这对他们在音乐知识与音乐作品欣赏等方面的后续学习,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上述少儿合唱音高学习中可以看出,五声性调式音阶这一传统“母文化”在不同地域的中国民歌或不同时代的中国艺术歌曲中都有存在。只要我们对中国音乐文献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为学生找到很好的教学内容与材料,为学生从小熟悉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帮助,为他们在合唱领域扎根于本土文化做好基础教育工作。


结语

俄罗斯作曲家、哲学家伽佛里林曾说过:“一个民族(或国家)合唱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该民族(或国家)整体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显然,目前中国合唱艺术还没有达到与我们五千年文明史相匹配的水平,笔者以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其学校合唱教育体系的理念与思路决定着该民族(国家)合唱事业的崛起和最终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史的国度里,究竟应以怎样的教育理念和思路进行小学合唱教育,才能在不久的将来让我们的合唱艺术成为世界舞台上熠熠不朽的文化之光呢?笔者根据自身教育经历及在合唱文化领域的研究与思考,认为需要通过本土“母文化”植入来培育大国文化根基,为我国合唱艺术整体走向巅峰打下坚实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合唱教育是合唱艺术发展的根基,在这一时期所植入的理念,将直接影响未来合唱艺术领域的发展水平与高度。因此,在我国学校合唱教育的启蒙阶段,还可以植入以下几种中华文明的“母文化”内容:第一,诗词“吟诵”方法,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著作中存在的自由咏唱节奏型与音调;第二,各地方戏曲的调式特征与节奏形态;第三,各民族民歌旋律音调语言;第四,各类民族器乐中存在的特殊音色与音调,等等。此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少儿合唱教育绝不能只注重技术层面的训练,停留在音乐是“术科”的认知,而应该通过合唱艺术学习本土“母文化”,在学生的心灵里种下“善”与“美”的种子,让他们在祖先留下的文明中了解艺术、掌握技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只有这样,学生日后在文化艺术领域,甚至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宽、更高、更久远。

在学校合唱教育中进行中华“母文化”植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熟悉度与热爱度,而且还可以让原本枯燥、单调的合唱技术,因被赋予故事情节与文化叙事,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其充满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扎根于祖先留下的“母文化”土壤中,可以为自己日后在艺术领域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这样的小学合唱教育理念与视野,才有可能推动中国合唱艺术在不久的将来,带着自己文明传统的烙印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熠熠生辉,为人类文明互鉴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网站背景商业合作互换链接联系我们登录管理广告招商